具抗大规模疫情能力的未来职场(一)
世界发展迅速,对于未来的工作和工作场所将如何转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在有关的讨论中,人们发掘了几个驱动力,即:新型商业活动的模式、新技术的快速引入、数码化、不断变化的社会常态以及熟悉数码科技的新一代员工不同的生活方式与需求。新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以上所提及的职场转型,促使传统工作模式一夜之间遭到舍弃;即使不采用远程工作的方式,公司至少也更注重工作场所的社交安全距离。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探讨如何通过未来工作场所的设计,来提出应对各种挑战的解决方案,例如为应对未来疫情而设计出便于实施社交安全距离的空间准则、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去中央化”工作形态等。虽然我们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满足每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理想工作场所类型,但有些原则可以为未来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发展提供指导,以提升组织抗防疫情的能力。这些原则是:
灵活性和适应性 -- 工作场所的设计必须具灵活性并易于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与商业活动。工作场所内的活动密度也更需要加强管理。
办公室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 在疫情发生的时候,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将是建立信任与信心的首要关键。
智能办公室 -- 工作场所应全面科技化,齐备全方位的通信连接与设施,以落实免接触式的运作及在精减人员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公司生产力。
创建社区 -- 即使工作场所因实施“去中央化”而分散开来,公司企业依然能够通过科技应用来保持并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及实现企业的长期业务目标和愿景。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讨论前面提到的首两个原则。
(1) 灵活性和适应性
工作场所必须具备适应力以应对未来疫情的种种措施和不断变化趋势,如:居家和远程办公、团队拆分、办公室的去集中化、采用新的协作工具等。随着这些混合式工作形态的出现,我们所熟悉的固定办公空间将成为历史名词。
从宏观处来看,我们看到工作空间必须变得多元化、具高度流动性和灵活性。配合多种办公环境的新设施将不断增加。随着未来的工作场所将着重与营造以业务活动为考量的环境,为确保空间的有效使用及在爆发疫情时确保住户或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如何管理工作场所内的业务活动密度将是关键因素。设置特定的业务活动区域将能增强空间私密性;通过按运作功能需求把空间分割成易于管理的小区,这将改善自然的空间密度。智能办公室也可通过技术集成,实时管理业务群聚密度,并在必要时执行社交安全距离,进一步提升工作场所的抗疫能力。
公司有可能会采用混合了不同设计理念的工作空间,即能进行不一样的业务活动,而一部分空间另设与办公室完全隔离的各别隔间或舱室,以供私密用途。为了优化空间的利用,工作站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分类,有些可作预先分配,其余则不需要。若办公室必须分配位置,公司可以采用经精心设计、可灵活配置的工作站,避免直接面对面的座位摆放以有效地设定安全距离。职员休息区、访客等候室等公共设施可进一步设计,以便在必要时能执行安全距离和实体分隔。
会议空间设计也可以便于适应需要。相较于永久性的大型会议室,公司可以设置备有完善的虚拟会议设备和器材的小型会议室,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较小的会议室将能容许一部分与会者亲自参加会议(座位按安全距离隔开),与其他在线上的与会者进行协作互动。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有趣概念是"站立式会议"。采用"站立式"概念设计的会议室和协作空间往往会缩短会议时间,也能减少近距离的社交互动。没有了座位,职员们就能依据空间内他人的行动自然地保持安全距离。此外,研究也显示"站立式会议"更有成效,并能激发自发性的想法及提高创意。这个设计不但节省空间、可灵活调动转换,也容易设置,所需要的只是一台用来摆放供协作用的器材或工具的移动式支架,例如能连接网络的 “数码白板” 。要实现这个概念只需在办公室的地板或天花板上装置网络与电供栅格。与会者可以在办公范围内的任何地点使用这些器材进行讨论。
科技的采用固然能在未来实现网联与互联的工作场所,然而从业务连续性的角度来看,营运操作和业务流程将仍是企业或组织的优先考量。为了配合这些关键性的运作和流程,实体基础设施的设计也必须确保企业运作效率。这类空间内的实体互动必须受到管制,并且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能在安全范围内走动,规划安检入口、屏蔽区、隔离入口将变得至关重要。职员和服务供应单位如何在建筑物内使用专用走道和路线、电梯及楼梯等的移动模式也需要放在设计考量内。
(2) 办公室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办公室用户的安全和健康是最为重要的。人们对冠病疫情的冲击记忆犹新,员工们已意识到病毒感染的风险除了损及健康之外,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收入。
感染控制有许多方法。如前所述,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使用屏风和屏障,以及降低共用空间的人潮密度是其中的一些方法。改善空气流通是防控病毒传染另一关键的方法。更好的空气流动分布、更有效的空调过滤以摒除空气中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等,都有助于遏制感染。这些方法已获得许多研究证实,还有美国供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权威机构的推荐。除了采用更高效的空调外,另一个选择是采用自然通风。此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奏效,但由于新加坡的气温和湿度较高,这个方法在本地不太适合。
设定严格的卫生机制,每天定时让室内外空气流通、定期清洗与维护空调设备和过滤器,以及密切监测室内空气质量,这将能确保室内空气处于最佳状态,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公司也可在非工作时间内启动紫外线C流动机器人,给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和杀灭病原体。公司还可在会议室等人潮流量大的场所安装紫外线C灯,设定在每一次使用后为房间进行消毒。
健康福祉既是一种客观的可衡量标准,也是用户的主观感受。工作场所4.0很可能会设有亲自然的室内环境,来加强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并通过活化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官,促进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栽种室内植物或放置水景将为室内环境增添趣味性并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甚至舒缓的流水声也能作为一种声响提示。植物有趣的形态、形状和色调有助于美化单调的人造装修景观。室内工作场所也应当装置能让人眺望远景的窗户,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为室内环境引入自然采光。在规划与设计工作场所时应考虑用户的舒适度。在隔间房或小舱室内办公的人员可自行调节温度和湿度,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对舒适度的定义也不一样。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估(IAQ)也能促进用户的身心健康。恶劣的IAQ是疾病的根源,能影响工作效率、精神意识及思考能力。IAQ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根据权威机构的建议和当地的环境要求而自动调整成最适宜的水平。人机工程学设计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身体舒适度。可完全自由调节的工作站和椅子允许用户自行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以减少对身体的压力、减少眼睛的负荷,并减少重复性劳损如手腕的腕管综合症等。
若情况允许,日光应该作为室内照明的首选来源。使用日光照明有益于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它能使人体的生物节律与昼夜季节同步。在使用室内人工照明时,应采用可调节式的照明设备,以提供无眩光的阅读环境,尤其是设有工作台和电脑屏幕的工作场所。一种可能性是使用能根据室内正在进行的活动改变照明温度的氛围照明,这能为进行创意思维营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其他不需要采用工作用照明的区域,可以采用与户外光电传感器联动以模拟昼夜效应的室内LED照明。
虽然我们在工作场所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具有抗菌抑菌性能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材料,但业者仍得特别注意清洁和消毒的工作。高接触点和容易磨损的表面可采用特制“可耐受长期清洗与消毒” 也不变质的材料。业者也应该在办公室内设定几个明显又方便的地方放置个人防护装备(PPE)和消毒剂供员工使用,时刻维护人员的安全与卫生。
结论
冠状病毒疫情无疑对传统的工作场所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虽然大多数公司能迅速实施居家办公的策略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但也有一些工作职能部门或公司员工无法远程办公。因此,未来的工作场所设计务必具有灵活的重新配置能力,以及有充足的设计措施来实现安全的工作环境。虽然总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但这场疫情无疑凸显了目前办公空间的通风和空气过滤问题。在我们的下一篇博文“具抗大规模疫情能力的未来职场(二)” 中,我们将探讨由科技驱动的工作场所如何建立具抵抗大规模疫情的能力,以及我们如何在远程办公的情况下继续促进与加强人际关系。
这篇博文是一系列讨论如何设计具抗大规模疫情能力的未来职场文章之第一部分。
撰写者:
莫光华, 项目总监 | |
Ar. Saurabh Bhagra, 高级首席建筑师 |